室内种蘑菇需要什么条件
4.苗期管理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食用菌菌丝可在30-45天达到完全穿透,在露底35天后,在通风区域内食用菌菌丝吐水的情况下,依次进行撒土打包、上联支拱措施。
随后食用菌进入转色期。在这个生长期间内,水分的控制及通风控制非常重要[3]。一般来说,温度较高的夏季需在早上8点前、晚上5点后进行结膜换气操作,换气时间为半个小时。当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减少通风换气时间。在通风换气过程中食用菌种植人员应主要将床表食用菌菌丝吐水物质去除,保证床表的清洁程度。而对于块茎栽种的食用菌种在菌块初步长成之后,进行遮阴、通风防潮工序。一般需利用地面洒水或者水灰撒施的方式保证整体环境内部温湿度符合需求。
在菌种生长过程中应及时去除病菌块,并在温度低于15℃的9月上旬进行开包搔菌催生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应进行适时喷水保持食用菌含水量在70%以上,当块茎菌菇盖直径大于1 cm时可对菇料均匀喷水,控制室内温度在15℃左右。
三、病虫害防治
1.口器类害虫防治
在人工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口器类害虫较为常见,主要有眼蕈蚊类、菌蚊类等几种类型。由于口器类害虫在生长过程中偏好原基、菌丝体、菇体等较鲜嫩的部位,因此口器类害虫在幼虫生长阶段对食用菌具有较大的威胁??谄骼嗪Τ婊嵯裰┲胍谎鲁鏊肯呓秤镁灏?,再加上其良好的繁殖能力,对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口器类害虫的防治主要包括物理防治措施。如利用口器类害虫的趋光性,在食用菌生长环境中悬挂黑光灯进行害虫诱杀。即将黑光灯安置在食用菌房的适当位置,并在其下部放置一个诱杀器具,器具内部可放置适当浓度的药剂,如0.15%的敌敌畏等,从而便于口器类害虫进入诱杀器具后被及时的杀灭。同时也可采用光线较强的墙板及35%的聚丙烯进行外壁涂抹,也可有效的诱杀口器类害虫。
2.跳虫及螨虫防治
螨类及跳虫类体型小,再加上其繁殖频率高、繁殖量大,在夏、秋季节对食用菌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螨类害虫可通过无公害药剂的使用降低跳虫及螨类病害的发生频率,如甲基托布津等。在食用菌有机肥料施用时可添加适当剂量的无公害药剂或石硫合、辛硫酸乳剂等,以便达到良好的螨虫、跳虫防治效果。
3.真菌病害防治
真菌病害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发生频率较高,阻碍了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常用的真菌病害防治措施主要为生物防治措施,即在通过提取一定数量的植物体液,如大蒜等,或者利用真菌天敌、生物寄生等方式,可以有效的预防真菌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