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儿菜是什么菜
文章摘要:儿菜栽培管理技术和四川的儿菜是什么菜方面的经验,接下来绿植迷网带大家一起了解。
儿菜——四川捐助,让湖北人民不知怎么吃的特种蔬菜,怎么栽培?
一、儿菜的主要植物学特征
1、儿菜概述
儿菜也叫南充菜、抱儿菜、抱子芥、娃儿菜,多为两年生,第一年为以收获商品器官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第二年高温长日照条件下开花结籽,即进行生殖生长。
在植物学分类上,儿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与白菜、甘蓝、菜薹、榨菜、花椰菜等四十多种蔬菜是“堂兄弟”关系。
这也决定了在生物学特性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与这些蔬菜存在很多共性。
2、基本植物学特征
根
儿菜有较为粗壮的明显主根,主根下扎深度可达30cm,但是80-90%的根群分布在20cm范围内的浅土层。
主根四周生发大量细密须根,须根下扎能力较弱,其生长多以水平延伸为主,因此对土壤的通透性要求较高。
茎
在以追求产量为栽培目标的营养生长期,其茎为短缩茎,即,叶片与叶片之间的茎间距小,茎节不明显。
营养生长中后期叶片基部形成腋芽,腋芽与着生的主茎一起膨大为商品器官。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短缩茎会伸长,并形成花茎,此时基本失去食用价值。
网络上所说的“母带儿”即在销售的时候,主茎上带着腋芽,儿离妈即侧芽脱离主茎单独销售。
叶
叶片与白菜叶片类似,也可以食用,但不是主要食用器官,最初两个叶片为对生子叶,以后生发叶片为互生真叶。
真叶面积大,是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并促进形成产量的主要同化器官,保护好叶片的功能,是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
二、儿菜对栽培条件的要求
1、土壤
儿菜喜欢保水保肥,透气透水性较为协调的壤土,黏质土壤透气性差,影响侧根伸发;砂质土壤对根系的固持能力弱,容易在风吹或灌溉过程造成倒伏。
酸碱性以中性微碱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以达到2%以上为宜。
2、温度
温度是影响儿菜栽培质量和适栽地的主要因素,儿菜喜冷凉气候,高温易造成先期抽薹,失去商品价值,且高温容易诱发病毒病、软腐病,给管理造成负担。
儿菜不耐低温0摄氏度条件下即可使儿芽受到低温伤害。在苗期,5片真叶(第一叶环,即团课期)平展之前白天适宜的温度以20-25摄氏度之间为宜,晚上最低温度在10-12摄氏度为宜。
5片真叶之后,白天温度以15-25摄氏度,晚上8-10摄氏度为宜。